临夏旅游指南
简介
临夏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内涵丰厚,早在秦汉时期就设县置州,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素有“西部旱码头”的美誉。
这里有雄伟壮观的炳灵寺石窟、水势汹涌的刘家峡水库、松鸣如涛的松鸣岩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位居河州24关之首的积石雄关等著名景点,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最佳旅游时间
临夏的最佳旅游时间是6~8月。临夏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连接处,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其中西南部的高山区四季阴寒潮湿,东北部的高原区干旱少雨,而位于大山之间的河谷平川则寒暑不侵、气候宜人。临夏年平均气温6.3℃,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
临夏的夏季凉爽舒适,不但能够避暑休闲,还可以饱览松鸣岩、刘家峡、积石雄关等壮阔的自然美景,领略当地独特的伊斯兰风情。此外,任何时间游临夏,炳灵寺石窟都是不容错过的景点。
临夏三绝
临夏彩陶美仑美奂,葫芦雕刻精妙绝伦,艺术砖雕源远流长,堪称临夏三绝。 临夏被誉为中国的彩陶之乡,在积石山县三坪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彩陶王”,更是被珍藏在北京历史博物馆。五彩缤纷的彩陶和造型各异的素陶无不让人爱不释手。
微雕葫芦是临夏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严谨的构图、细腻的刻画、流畅飘逸的线条,清新淡雅的着色,赋予了雕葫芦无穷的魅力。著名回族雕葫芦老人马耀良的作品,更是远近闻名。
砖雕有捏雕和刻雕之分,捏雕是用手和模具把粘土泥巴捏成各种造型入窑焙烧而成,刻雕是在青砖上按图纸用刻刀制成各种图案。阴线雕、镂空雕、浅浮雕、高浮雕是临夏砖雕的精华。
东乡民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临夏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没有文字。
大多数东乡族人都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东乡人有丰富的群众娱乐活动和民间口头文学,竞技活动主要有赛马、摔跤、打土块等。“花儿”是东乡族喜欢的歌舞形式。东乡人的乐器有四弦子、笛子和泥制吹器等。
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骡肉、驴肉和自死动物及动物血;禁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袒胸露臂;忌递烟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