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旅游指南
简介
佛山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肇迹于晋,得名于唐”,自古以来,就有“广纱中心”,“南国陶都”和“岭南药材发祥地”的美誉。唐宋年间佛山手工业、商业相当发达,明末清初与汉口镇、景德镇、朱仙镇并列为我国“四大名镇”,清代还有人把“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称之为“天下四聚”。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兴起,石湾公仔工艺品名扬国际,近代更因出了一代武术宗师黄飞鸿而名声大噪,还有“七星”狮,技艺精湛,神、形、态兼具,是难得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此外,佛山还是粤剧的发源地。因此集艺术之乡、陶瓷之乡、美食之乡、武术之乡于一身的佛山,既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又引导着新兴的时代潮流,是一颗璀璨的岭南明珠。
文化
武术之乡
这里是一代宗师黄飞鸿的故乡,这里是咏春先师梁赞的故乡,这里是世界武圣李小龙的故乡。佛山位于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邻港澳,水陆空通畅,地广物博,民风谆厚,人杰地灵,历出名人。自古以来是岭南的鱼米之乡和对外开放的口岸。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以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著称于世,与湖北汉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齐名,并称四大名镇。名声显赫。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一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为佛山题词“历史名镇、改革先锋”。 近代佛山是鸦片战争的抗英团练基地和红巾军起义的根据地,珠江三角洲抗日游击队的大本营。强身健体、防身御侮的传统,孕育了一代练武强身,保家卫国的英烈和武林精英传奇人物,武术拳馆历劫不衷,新人辈出。这里有大侠霍元甲创建的精武会佛山分会,有英雄辈出的鸿胜武馆,有培育李小龙成长的嵩山少林寺至善禅师藏身传武的红船弟子(粤剧艺人),在历史上起着领袖群雄,保家卫国,发展武术威振海内外的作用。爱武练武更是深入民间。先后有梁赞(佛山赞先生)的咏春拳,鸿胜馆张鸿胜(张炎)的蔡李佛,悦安堂梁容和悦安社陈安的少林拳,兴义堂招锡、杨三才的洪拳,梁世苏的少林寺南拳共五大派。后李佩弦等成立了佛山精武体育会聘请北方名师于乐江等到会任教。开始有弹腿、鹰爪,螳螂、太极等北派武技传入。再有广东十虎之一龙形拳师林耀桂高足弟子曾根、马齐、叶可声传技于广州佛山、三水。至今龙形拳罗强(卖鱼强)、白眉拳刘少良(刘伯)、太极、鹰爪曾坤、梁振声、区荣巨、咏春拳岑能、彭南(黑面南)、梅花桩李铭清等新一代拳师继往开来,南拳北腿风魔佛山,威振海内外。
粤剧故乡
粤剧又称为广东大戏、广府戏等,它继承了古代代歌舞、百戏、元明南戏、 明清传奇等优秀传统艺术,经过数百年兼收并蓄,已成为流传五大洲的一大剧种。
早在汉代,佛山已有歌舞表演。明代正统年间,佛山人以演戏助威,阻止了 黄箫养对佛山的进攻。据明代《霍氏族谱》记载,当时戏剧在佛山已相当流行。
明万历年间,佛山出现了粤剧第一个行业组织琼花会馆。本地班常乘专用船只赴 乡村演出,称为红船班。清咸丰年间,粤剧艺人李文茂在佛山率领粤剧艺人起义反清,在广西建立大成国。起义失败后粤剧一度被禁,经邝新华等人努力,粤剧 得以重生,并组成了粤剧同仁的新组织八和会馆。
辛亥革命前,黄鲁逸等建立了志士班,对粤剧进行了种种改革,培养粤剧人 才,粤剧艺人李文甫等还参加了黄花岗起义。二十年代,省港班的崛起及“薛(觉先)马(师曾)争雄”,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粤剧得到繁荣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粤剧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只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陶都
早在东汉时期,佛山的文化和农业经济已相当发达。佛山素有“南国陶都”之美誉,陶瓷生产始于唐,奠于宋,鼎盛于明清,今天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陶瓷产地之一。
佛山陶瓷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贝丘遗址中已揭开其烧陶的历史序篇。秦汉时期,佛山制陶技术已有较高的水平,本地出土的大批陶俑、动物、器皿等,证明此时已形成了初具地方特色的陶瓷艺术。六朝时期,佛山人已掌握了陶釉技术。唐代,佛山已出现陶瓷商品性的生产。宋代,佛山陶瓷产品已由圆型窑生产向龙窑生产过渡,逐渐形成了陶瓷商品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体系。明代,佛山陶瓷业进入繁荣时期,这时的佛山,作为民间陶瓷商品生产的集中地(即所谓民窑),已经形成显著的行业生产特色,兼融中原各大名窑生产技术和高温釉彩的普遍使用,使佛山陶瓷制造技术日趋完善,美术陶瓷以一种极具地方民俗特色的艺术开始出现,又极大地提升了佛山陶瓷的艺术品位。《明诗综》有载:"佛山瓦,甲天下",概括反映了当时佛山陶瓷生产的地位。清代,佛山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大量各式日用陶瓷品的生产和风格独特的陶塑瓦脊、建筑装饰构件、陶塑神仙佛像、园林用品、外陈设品、文房用具、艺术人物以及花鸟虫鱼等美术陶瓷的生产,不仅经营着中国华南多个省、区的广阔市场,而且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国市场,成为当时生产技术和商品经济都相当发达的陶瓷生产营销基地,为当时佛山形成与湖北汉口、江西景德、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列为全国商品集散中心“四大聚”之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历史
佛山古称季华乡。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他回国后,随着时间推移,寺宇倒塌。
到唐朝时,这里又变成了一片岗地。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于是人们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东晋曾有剡宾国僧人达毗耶舍,在此讲经及建过经堂。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寺,供奉三尊铜佛。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来。后来,世人传诵着这样一句谚语:“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最佳旅游时间
佛山雨量充足,四季如春,自古就是富饶的鱼米之乡,4月-10月气候湿润最适合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