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独特的生存环境、宗教信仰、自然禁忌造就了高原藏族灿烂而神秘的传统文化,玉树是青海省藏族文化保存最完整也是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等方面无不体现出人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和谐互惠的关系。  玉树素有“法会之乡、江河之源、歌舞之地”的美誉。这里的盛夏,是令人陶醉的黄金时节,洒脱飘逸的歌舞、美仑美奂的服饰、帐篷城的异彩、赛马节的盛况,无不展示了康巴藏区的迷人风彩和独特魅力。

文化

玛尼石  玛尼文化是指以玉树地区的玛尼石城和文成公主进藏遗留的传说、建筑及习俗集结而成的历史文化遗产。信佛藏民在一块块白石头上刻写《六字真言经》和《大藏经》,还有各种佛像和吉祥图案,并饰以五彩,成为玛尼石刻。早在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玉树地区就有了汉、藏、梵三种文字的石刻,这些六字真言最早的石刻,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虔诚的教徒们认为,念一遍六字真言就相当于念了一卷经,反复不断,便能消除罪孽,来世美好。除了口念外,藏民们还把这真言凿刻在石头上,堆起或送到玛尼堆,就算圆满了一件功德。”人们往玛尼堆上添加石子,并神圣地用额头碰它,口中默诵祈祷词。天长地久,一座座玛尼堆拔地而起,愈垒愈高。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玛尼石的产生,使这些自然的石头开始形象化。它是信徒们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玛尼”是梵文佛经《六字真言经》的简称,玛尼石堆则是由刻有六字真言的嘛尼石堆砌而成的。“玛尼石”名称的由来,是取六字真言中第二、第三两字而来。 藏传佛教把这六字真言看作了佛教经典的根源,六字真言又称“六字大明”。在汉文中译音就是有名的“啊嘛呢叭咪哞”,是佛教的“根本真言”。新寨玛尼城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唵”,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所谓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自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暇;“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人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学者认为六字真言可以意译为“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 而许多普通老百姓则将其直译为“好哇,莲花湖的珍宝!”

最佳旅游时间

雨后彩虹  由于气候的原因,旅游者大多集中在夏季前往,因为夏天的气温较高,夜间常有降雨,因此也较为湿润。虽然地处大西北,气候却相对比较平稳,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最佳旅游时间集中在7、8月份。此时的玉树草原牧草茂盛,一片碧绿,蔚为壮观。玉树赛马节和康巴文化艺术节也在此季拉开帷幕。届时,会场周围几公里搭满了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帐篷,远远望去,如同一座独具风情的帐篷城。

  玉树气候属于典型的高原高寒气候,全年气候只有冷暖之别,无四季之分,每年的5-10月属于暖季。其他则为寒季,气候寒冷而干湿不均,年平均气温3℃左右,年最低气温-27℃,最高气温28℃,年平均降水量486毫米,空气含氧量要比海平面空气含氧量低1/3-1/2。

萨迦派(花教)

花教红、白、黑三色  1073年昆·滚曲杰波创建萨迦寺,由此形成萨迦教派。又因此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条纹,俗称花教。该教派的教主由家族世代相承,不禁娶妻和生儿育女。修习显密二法,而以密法传承。

  至元代,萨迦派势力达到鼎盛。公元1247年,萨迦四祖应中国元朝的前身蒙古汗国的王子阔端召请,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与阔端议定了西藏归顺的条件,并致信西藏僧俗各界予以施行。1271年元朝建立。自此西藏地方正式纳入中国元朝等历代中央政府的管辖。第五祖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帝师,领宣政院事,执掌西藏的政教大权。政教合一的统治由此教派开始。

风俗和禁忌

  玉树是藏族自治洲,旅行者应尊重和遵守当地的一些风俗和禁忌。
  1、禁止在神山和寺庙周围乱砍乱挖树木、花草、药材和捕杀动物;
  2、忌搅动泉眼或在泉水中洗东西;
  3、忌捕杀鹰鹫;
  4、忌宰杀放生的牛羊和骑用的马匹。
  5、忌进入经堂不脱帽、喧哗和乱敲钟鼓;
  6、忌跨过袈裟和经书、法器等,将佛像和经书放在床底下或践踏;
  7、禁止在寺庙内吸烟、饮酒、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
  8、忌逆时针反转寺院、佛塔、圣山、嘛呢石堆和经轮等;
  9、忌在供品和酥油灯上吹气和打哈欠。

法会之乡

结古寺金刚舞

  法会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仪式之一,主要用来祭司和弘扬佛法。玉树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历来有进行法会的传统,并吸引当地信徒和游客的参与。部分法会内容和时间(藏历):

  正月15日密勒日巴法会:法会为期二天,以密勒日巴上师相应法、证道歌及施身法为主。法会期间为信众消灾祈福及点灯。

  四月初金刚亥母、胜乐金刚、四臂红观音法会:此法会为期七天,是噶玛噶举重要的本尊法会,是依照马尔巴大译师所传下来十三本尊法中的三种本尊仪轨。

  六月初莲花生大士法会、格桑尔王护法法会:主修莲师法七天,于法会圆满日,跳莲师八变的金刚舞,非常好看。

  十一月底阿塞佛母护法法会:阿塞佛母为当卡寺主要护法,为七天法会,最后一天跳金刚舞。

  十二月底玛哈嘎啦(大黑天)护法法会:护法法会,为期七天,是噶玛噶举最重要的护法。亦是年底消除各障碍的一个重要法会。

  推荐观看地点:当卡寺、结古寺、达那寺

歌舞之地

歌舞之地  玉树地区歌舞的兴起,年代十分久远。结古寺一世喜那活佛有着非凡的艺术天赋,他独创的一百多种“多顶求卓”,奠定了玉树成为歌舞之乡的基础。加上玉树毗邻藏、川、滇的地域优势,不断吸收这些地区藏族歌舞的优秀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艺术创作,日积月累,歌舞为成为玉树人生活中的一大精神需要。“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

  锅哇为武装者或武士舞,是玉树特有的一种风格独特的礼仪性民间舞蹈,表演者均为男性俗民,头戴垂有红丝穗的圆形高筒帽,身着节庆盛装,佩戴项链、腰饰等饰物,表演队形以转圈为主,旌旗导前,长号开道,一人击钹领舞,其后有一至二名持剑拿盾的舞者,其余皆持剑握弓。随着领舞者的击钹、击节而舞,特点是舞姿徐缓庄重、气氛肃穆、场面宏大、风格古朴凝重,被誉为“藏族仪仗舞”。

  热伊是一种精美绝伦的舞蹈品种,兼具“热巴”和“伊”的风格特色,具有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丰富多彩的舞蹈语汇、生动奇特的表演形式、幽默诙谐而富有情趣的舞蹈动作。热伊中的《索莱姆索》、《孜琼尕松卓玛》以及素有藏族交际舞之称的《琼珠索那措》等舞蹈更是美仑美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热巴是一种注重技巧、展示技巧、以鼓点伴奏、踏节而舞的民间舞种。一般由藏族民间艺人组成的歌舞班子演出,专业性较强,须数年传授苦练,方能胜任角色。

  是一种不分男女、老少咸宜、自娱性很强的民间歌舞。其表演形式是男女舞队各列半圆而形成的整圆舞蹈队形。男女同时起舞,先由男队唱一遍“伊”的唱腔,然后女队重唱一遍,男女歌声此起彼伏,刚柔相济。舞蹈由开始的轻歌曼舞到最后的狂舞劲舞而逐步推向高潮。

  康巴人歌舞在青海民间歌舞中独树一帜,别具风采,有着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因此,传统的玉树康巴文化艺术节不断吸引着来自青、藏、川、滇、甘等省(区)的藏族群众和国内外游客。

  推荐观看地点:结古寺、康巴文化艺术节

江河之源

三江源碑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里,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推荐观看地点: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