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旅游指南
简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首府恩施市。这里,是巴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区。这里有200多万年前“建始直立人”留下的世界最早的“古人类文化”,有与楚渝文化交相辉映的“巴文化”;有精美绝伦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有中国南方杆栏式建筑经典土家吊脚楼;有亚洲第一洞“腾龙洞”;有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的“恩施大峡谷”。
景点分布图
文化
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艺品,西兰是人名,卡普是她织的花布,因此西兰卡普就是土家族的织布。西兰卡普以红、蓝、黑、白、黄、紫等丝线作经纬,通过手织——后来用机械挑打交织而成。主要用作被面、床罩、窗帘、桌布、椅垫、包袱、艺术壁挂、锦袋等,色彩对比强烈,图案朴素而富夸张,写实与抽象结合,极富生活气息。
关于西兰卡普的由来有个动人的传说:相传西兰是土家山寨最漂亮最聪明的姑娘,她把山里的百花都绣完了,就没见着半夜开花半夜谢的白果花(银杏)。为了绣出白果花,她独自半夜爬上高高的白果树与白果花儿对话,不料被又丑又坏的嫂嫂发现了,哥哥听信嫂嫂谗言,用板斧砍断了白果树,西兰摔死了,她的绣花艺术却被土家人传下来了。
“跳丧”与“哭嫁”
“跳丧”与“哭嫁”是极富当地土家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它与汉族地区传统的“红白”事的习俗不同。
“撒尔嗬”:聚居在清江流域的土家人,至今仍盛行以欢乐的歌舞来吊唁逝世的老人的传统习俗,当地土家人叫它“撒尔嗬”。“撒尔嗬”即“跳丧”, 又名打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在鄂西民间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
恩施野三关是“撒尔嗬”的发源地,是民间流传“跳丧”舞的故乡。现在表演流行的有“燕儿含泥”、“凤凰扇翅”、“幺姑姐筛锣”、“牛擦痒”、“怀胎歌”、“香袋歌”等近20个品种。其唱腔古老独特,其动作粗犷豪放,其鼓点明快、节奏感强。
“哭嫁”:土家女子婚前要唱哭嫁歌,即在婚前半月至一月开始哭唱,其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哭唱的内容大多是:哭爹妈的养育之恩,兄嫂、姊妹别离之情,骂媒人和对封建婚姻礼教的不满等;乡邻则以劝嫁为主,内容以贺新婚、夸新郎、互祝愿、道吉祥为主。与其说是哭,倒不如说是唱,其腔多为传统音调,口音,既伤感又抒情,充满了土家民族风情。
最佳旅游时间
恩施的最佳旅游季节是四、五月份。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季风性山地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雾多,雨量充沛。
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恩施州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三千多米,最低六十多米,民间素有“低山称谷、高山围炉”、“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的谚语。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全年气温最低在1月,最高在7月。
特别提醒:由于恩施州雨多、雾多,雨热同期,所以在此地旅游常会因为一连几天的坏天气而影响游览,所以前往恩施旅游最好避开雨季,并事先多了解一下当地的天气状况。
安全和保健
恩施州多蛇,三月三、蛇出洞。夏季带些雄黄,走山间草路时脚步响一点,最好拄一根棍子边走边打草惊蛇。虽然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行人,但是还是要提防。另需备风油精、创可贴、跌打损伤药。
恩施州山路多,一双软底、平跟、耐磨且透气性能好的鞋尤为重要。
漂流注意事项
恩施州山多、水多、峡谷多,是漂流运动的乐园。全州有多处闻名省内外甚至蜚声全国的漂流河段,如著名的神农溪、清江闯滩等。但是,漂流不仅要选择好合适的时机和河段,还有很多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1、漂流属于一种户外水上竞技旅游活动,严重的心脏病、精神病、高血压、高度近视等疾病患者不宜参与此类活动;
2、参与漂流者在整个漂流组织者或船工的组织和安排;
3、漂流者在漂流途中未经许可不得离艇下水;
4、如发生翻船落水,漂流者不必惊慌,救生衣绝对保证了你的安全,积极配合船工的救护措施进行救护,重新上船继续漂流;
5、漂流者在整个漂流活动中,要团结、友爱、互助,在紧张刺激、快乐安全中漂流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