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旅游指南
简介
古往今来,皖东山水留下了无数文人骚客的妙笔华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古人留给滁州的名篇巨著。明皇故里凤阳是著名的花鼓之乡,数百年来,婉转的民歌和着双条鼓儿的敲击,几乎传遍了大江南北。20多年前,世世代代耕作在这里的18个农民的“红手印”,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到滁州旅游,在置身于历史画廊和艺术宝库之余,更多的是对这块中国改革开放策源地20多年来巨大变化的感叹!
琅琊山门票:旺季95元(3月1日至11月30日);淡季80元(提示:保留好门票,景区内有7个地方要出示门票,分别是:山门、琅琊墨苑、醉翁亭、欧阳修纪念馆、深秀湖、琅琊寺和南天门)。
文化
滁州地方戏曲:凤阳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是“凤阳三花”(凤阳花鼓、花鼓灯、花鼓戏)之一,因起源于凤阳县长淮卫,故又称“卫调花鼓戏”。
[凤阳花鼓的发展]
清代中叶,长淮卫一带盛行一种在山歌、号子的基础上形成的曲调,常被作为花鼓灯文场中的主要曲调来演唱,后来,艺人们吸收泗州戏与外来剧种的营养,根据说唱中的人物、情节、进行表演,逐渐向戏剧演变,至光绪年间,形成花鼓戏。
民国初期,凤阳花鼓戏进入全盛期,许多知名艺人如陈广仁、李西、乔成、顾怀功等,活跃于沿淮一带的农村舞台,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吴汉杀妻》、《东回龙》、《西回龙》、《大隔帘》、《小隔帘》等70多出。花鼓戏伴奏只有锣鼓,没有弦乐,其中的三大件(锣、鼓、钹)必不可少,演奏为4至6人,大多由演员兼任,讲究锣跟人,人跟锣,互为帮衬。
建国后,凤阳县人民政府曾两次抢救该剧种,先后两次成立凤阳花鼓戏剧团,并吸收女演员参加演出,他们将“凤阳三花”巧妙地揉合在一起,创作出凤阳花鼓《全家乐》,国家领导人董必武观看后给予很大鼓励,由于没有经济收入,1960年,凤阳花鼓戏剧团又被撤销。如今,花鼓戏所存曲调,仅供音乐工作者作创作素材。
[凤阳花鼓的歌舞形式]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小锣”“双条鼓”等。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为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细竹棍。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两根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此得名。
凤阳花鼓戏是“以唱为玩”的业余性质,解放前,演员皆为男性(女角由男性反串),唱腔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凤阳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还发展出新的舞蹈形式,名声越来越大。凤阳花鼓已在多部影视片中出现,并在全国表演和比赛中获奖,走出国门也获得赞誉。
凤阳花鼓这种流浪卖艺的民间歌舞表演,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保留下来,并成为我国汉族民间喜庆丰收、欢度节日和反映劳动人民幸福生活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
体验地详见:滁州娱乐之凤阳花鼓
最佳旅游时间
滁州地理气候四多。多丘陵,多湖,多河,多自然灾害。滁州冬天寒冷(1月最冷),夏天炎热(7月最热),秋天凉爽,但此时的自然灾害却最多。滁州受季风气候影响大,降雨充沛,但季节分布不均,有梅雨季节(多为6月中旬到7月上旬,时长23天),梅雨后,易伏旱。
以气候因素来考量,每年的五一前后到滁州旅游为最佳,则气温比较适宜,少自然灾害,但是伞是重要的旅游装备,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来滁州,还可以赶上滁州琅琊山庙会,每年庙会都热闹非凡,游人总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推荐景点:琅琊山风景区、琅琊寺
安全和保健
交通注意事项
由于南京到滁州的距离非常近,所以大部分快车都不停靠滁州站,所以建议先乘车至南京,从南京转汽车前往滁州。需要注意的是南京有8个长途汽车站,发车到滁州的只有下关汽车站。详见滁州公路信息。
登山提醒
若想节省体力,可以选择这样的游览方式:沿着琅琊古道进了山门后,可以乘景区的出租车,直接前往琅琊寺,然后步行上南天门,再一路往下走,就可以玩遍整个景区。出租车花费不过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