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蚌埠,因盛产河蚌、珍珠而得名。曾是有名的“采珠之地”,因而又称珠城,明、清时称“蚌步集”。
    蚌埠是安徽省内仅次于合肥的重要枢纽城市,也是淮河流域水陆交通和物资集散的中心,其蚌埠港为淮河第一大港。蚌埠风景秀丽、名胜荟萃,有相传为三国时期曹操屯兵之地的曹山,国家级保护文物明东瓯王汤和墓,第四纪冰川遗迹荆山,大禹治水会诸侯之处涂山等众多景点。

文化

    历史名山,兵家要地,帝王之乡,人杰地灵,是蚌埠最鲜明的文化特色。这座兴起于上世纪初津浦铁路通车、被称为“火车拖来的城市”的城市其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大禹文化、花鼓灯艺术、双墩古人类文化等领衔的国家级、世界级文化资源集中在此,一代风骚的帝王文化、享誉世界的民间文化、与代表人类古代文明成就的远古文化和谐共生,在全国范围来看,都是极其少见而珍贵的。

    帝王故里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的第一个朝代,它的缔造者禹和启皆出自以涂山为中心的蚌埠地区。在这里,中华民族原始社会的最后一个首领大禹结婚、生子、会诸侯,开启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大幕。
    蚌埠是汉高祖刘邦决战项羽成就帝业的历史重地。在蚌埠市固镇县壕城境内的垓下遗址(史称霸王城),楚汉两方决一死战,霸王败走乌江,刘邦掌控中原,谱写出一段伟大的历史。
    蚌埠在1947年以前归凤阳管辖,凤阳则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成长、出家、投军的故乡。

    歌舞之乡
    传播于淮河流域的花鼓灯民间歌舞艺术,被中国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一致认为是淮河中游地区人民的杰出创造和汉族民间歌舞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系统、最完整的民族民间舞蹈(有300多个单一舞蹈语言,50多种步法,可以完整的塑造人物和情节);是代表世界上民族人数最多的舞种(因为汉族有九亿人,占地球人口的六分之一);是代表人类农业文明时期创造的舞蹈文化的最高成就。
    在民歌方面,当选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五河民歌最为著名。一曲脍炙人口《摘石榴》以其热情奔放、欢快流畅艺术风格,传唱淮河两岸,享誉大江南北。

    文化摇篮
    “巍巍涂山兴华夏,滔滔淮水哺中华”,说的就是淮河流域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7300年前的文明曙光
    1985年,蚌埠北郊吴郢乡双墩古遗址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石器、蚌器和骨器,陶器上刻画的符号近600种,图像线条流畅、造型生动,纹面陶塑人头像更为国内罕见。经鉴定,该处为7300年前新石器早中期文化遗址。
    中国科技大学古文字研究所所长王昌燧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肯定双墩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文字的最早起源。一般历史学家也认为,处于淮河中游的这一新石器文化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是独立发生、平行发展、逐步融合的关系,它们同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夏文化的诞生地
    《史记》说,“夏之兴也以涂山”,明确指出涂山是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文化的诞生地;《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从涂山走出的“繁华的夏后氏部落与夏朝”即“华夏”,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而“华夏”二字也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多项第一
    南音:中国第一首民歌
    大夏:中国第一曲乐舞
    双墩人头陶塑像: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美术作品     
    双墩陶片:现存中国历史最早的文字雏形
    候人兮猗:中国第一首情诗

历史

    蚌埠地区历史悠久。先秦以前,蚌埠地区是淮夷氏族的聚集地,古属“涂山氏国”和“钟离国”,春秋时期,大致以钟离国,也就是今天的凤阳分界,西为楚地,东为吴地,因此又有“楚头吴尾”之称。
    秦统一中国后,淮河流域进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大量的历史一遗存和史籍记载说明:地处淮河流域中心的蚌埠地区,曾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在淮河南岸的蚌埠境内,新石器时代的双墩遗址,七千年前就创造出灿烂的淮河文化:四千多年前,涂山氏国就为大禹治水,建立夏王朝做出贡献;两千年前垓下之战,曾上演过”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随后出现了汉代的一统江山;元末明初,又成为朱元璋创立明王朝的“龙兴之地”。
    在当代革命历史上,决定中国命运的淮海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从这里挥师南下,解放全中国,翻开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的篇章。上下五千年的变迁,蚌埠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明,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展现出一副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最佳旅游时间

    春秋两季是蚌埠的最佳旅游时间。
    蚌埠地处淮河流域,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三度左右,结冰期约半月之久;夏季炎热,35℃以上的高温期通常超过20天。6、7、8三个月是蚌埠的雨季,降水较多且空气潮湿,旅行时体感较差。

当地官方信息

旅游局信息
地址:蚌埠市东海大道行政办公中心5号楼
电话:0552-3117202  
传真:0552-3125258
网址:.asp

古风遗韵

    先秦以前,蚌埠地区是淮夷氏族的聚集地,古属“涂山氏国”和“钟离国”。春秋时期,大致以钟离国(今凤阳)分界,西为楚地,东为吴地,因此又有“楚头吴尾”之称。
    秦统一中国后,地处淮河流域中心的蚌埠地区,突显出重要的地理优势,记录和见证着中华民族前进和发展的多个历史片断。
    新石器时代的双墩遗址,是先人们在7000多年前创造灿烂淮河文明的有力佐证;4000多年前,涂山氏国为大禹治水、建立夏王朝做出贡献;2000年多前的垓下之战,让“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流传至今,更奠定了汉朝一统江山的丰功伟绩;元末明初,这里是朱元璋创立明王朝的“龙兴之地”;在决定中国命运的淮海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正是从这里挥师南下,解放全中国。可以说,蚌埠这块热土承载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变迁,积淀了波澜壮阔的深厚文明。
    相关景点:荆涂山风景区、禹王宫、垓下遗址、霸王别姬雕像

珍珠城

    圆润光滑、淡雅美丽的珍珠是在蚌体内生长的。河蚌这种浮游生物,从远古开始,就盛产于淮河南岸。每逢淮水退落,河滩上常常留下一片银光闪闪的蚌壳,爱美的人们拾起它,小心翼翼的破开蚌肉,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出现了。 
    蚌埠采蚌取珠的风俗由来已久,从凤阳长淮卫到蚌山的淮河南岸,素有“珍珠滩”的美誉。上个世纪80年代初,蚌埠西郊地表出土的河蚌化石和贝壳岩层,经古生物学家鉴定,就是可以培育珍珠的“丽蚌”。这一发现与两千多年前《尚书·禹贡》里的记载“淮夷宾珠”相互印证,充分说明蚌埠就是盛产河蚌的“古采珠之地”。 
    1970年代,西哈努克亲王从北京到上海访问,途径蚌埠,向翻译问到:“这是什么地方?”翻译妙语答到:“珍珠城!”从此,“珠城”成为蚌埠的代名词。